岳塘区卫生健康局 - 创建文明城市
修于内 形于外:从《礼》看现代礼仪修养
来源:岳塘区人口计生局  时间:2014-09-22 10:49:31  作者:

  修于内,形于外

  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,三部论礼的著作,占据了儒家“十三经”中的一席重地。可见“礼”之举足轻重。

  礼,是中华文明重要特征之一,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。首先,在古人眼中,“礼”是人与动物的区别。人如果不懂礼,那便是禽兽不如。

  礼,又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。比如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,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,青年男女渴望爱恋是何等炽热,小伙子对心上人的思慕妄想,会彻夜难眠、辗转反侧。但是不管多么渴望,表现出来的求爱行为,仍然是“琴瑟有之”的斯文,乃至男女恋爱成婚,仍然要“钟鼓乐之”的规范,就是必须用礼乐的方式、文明的方式去追求爱情。同时,礼又是一种形式,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、无声地表达着文明的意义。比如参加晚宴时,同事朋友之间相互敬酒,那些修养深厚、平静谦和的人,往往会把酒杯端得比对方低些,为什么?其实这种现代礼仪,正是传承了《礼记》中说的“夫礼者,自卑而尊人”的思想。通过谦恭地降低自己,以尊高对方。虽然身体不能低,但可以用酒杯代表自己比对方低一些,用来表示对对方的恭敬、尊重。

  再比如说,饭桌上的座位排序,都很有讲究。一般而言,领导者、长者、尊贵的客人,要坐在正对门口最里边的正位,而年轻的晚辈要坐在距离上菜口最近的地方。有些年轻人不懂这个规矩,给领导和长辈心中留下了“无礼”的印象。古人曾说过,青少年要“坐不中席,行不中道”,别说参加酒席不能坐在正中,就连走路时也不能走在领导、长辈的中间或前面,要走在靠边且稍后的位置。

  所以《礼记》中说“礼者,理也”,也就是说,我们能看到的有形的“礼”,是在表达着形而上的无形的“理”。礼仪的背后是道理,抽象的道理由形象的礼仪展示。而这些道理,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和积累的习俗、规矩、理念、文化的认同。

  本于情,基于理

  这些理念,不仅可以成为由行为表现出来的形式,还可以固化为具有某种文化意义的物品。比如中国古代各种各样的礼器、比如现代生活中赠送和收售的礼物。我们常说的收礼、送礼,都是指这种“礼”的物化。因此,当一种物品以“礼”的形式出现的时候,它就不仅仅具有使用价值,还具有更深一层的文化含义。如果不懂得礼物背后的文化语言,收礼送礼就会变得滑稽可笑。孔子曾经感慨社会的礼坏乐崩,哀叹礼物已经失去了文化的含义,他说:“礼云礼云,玉帛云乎哉?”讲礼,难道就是指玉帛这些金玉之物吗?只谈玉帛,已经忘却了礼的实质,忽略了这些物品收送的道理。如果用孔子这句话,对今天的现实生活做出一种批判,我们可以说:礼云礼云,烟酒云乎哉?

  “礼”要本于“理”,没有“理”意义的“礼”,就是一种肤浅的礼。就成了“礼貌礼貌,貌似有礼”。礼本于情,没有真诚作为支撑的礼,就是客套、就是敷衍、就是虚与委蛇、就是机械动作、就是被动执行。子夏向老师孔子探讨诗的时候,曾说过一句:“礼后乎!”孔子听了非常高兴。礼,就是后于理、后于情。它是文化意义和真诚情感的行为表现、形象展示。

  现于物,新于今

  从礼的这个角度讲,企业生产的产品,特别是文化类商品,就必须关注到礼品背后的理念,这种文化附加值越大,产品受欢迎程度就越高。而这种思维方式,又不仅仅只适用于各种礼品物件,甚至还能符合大型的旅游景观;不仅可以美化小型商品,还能提升旅游产品的层次。

  礼是文明的外衣,它对于个人、民族都极其重要,但是礼仪之邦,对“礼”的重现与发展,也要科学继承、适于当下。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,用礼的根本目的,是为了让社会更和谐、让行为更文明、让每个人都生活得更有尊严和品位。不能为了行礼而机械化地“克己复礼”。比如近一段时期的仿古礼、跪拜礼,有些是与现代文明相违背的,对此我们就不该一味地抱残守缺、敝帚自珍,在继承的同时,更要懂得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。

  当今的社会和企业,都在期盼着一系列能够提升现代生活质量的文明礼仪出现,使我们的见面礼,不再手足无措;使我们的婚礼,不再像一场闹剧;使我们的国礼,不再怅然若失;使我们在家庭生活、社会交往、职业活动中,都能有一套完整的、文明的、健康的礼仪范式可循;使绅士淑女、彬彬有礼,谦谦君子、温恭有礼。

[编辑:admin]